
刚打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用12块钱买了份名为‘刷得保’的保险,但是付钱后却未收到任何保单凭证。”家住洪山区的张先生非常困惑,对于这样一份“无名无份”的保险,湖北省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银行此举涉嫌违规。
电话买保险 无凭无据
据张先生介绍,昨日,他在某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看到了一项名为“刷得保”的增值服务,这份保险为一份人身意外保险,主要保障意外事故导致身故和残疾,保障金额为持卡人最近一期已出账单余额之和的100倍,最低5万元,最高50万元。于是,张先生通过拨打该行信用卡中心客服电话订购了一份个人版“刷得保”。
随后,他收到了该行信用卡中心发给他的短信,短信内容大致是,“已经订制了刷得保服务,感谢用卡愉快”,但并未提这份意外保险是哪家保险公司提供的,也没有保单号。
“没有提供任何保单凭证,如果真需要赔付,银行和保险公司会认账吗?”对于这样一款“身份不明”的保单,张先生表示出了担忧。
“刷得保”不提供保单
针对张先生提出的疑问,记者电话咨询了该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这款“刷得保”保险,确实不提供保单,也没有保单号。在用户购买该保险后,信用卡中心会自动扣费,并在扣费账单中显示“刷得保”扣费条目,如需申请理赔,直接电话联系信用卡中心的客服人员即可。客服人员会根据扣费凭证,核实相关信息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对于未提供保险公司名称,客服人员解释说,“在短信中我们未提供保险公司名称,但是只要客户咨询我们都可以提供。”客服人员解释说,此款保险的提供商为阳光保险公司。
“对于无法向客户直接寄送保单,我们感到抱歉,但我们在官方网站上有做相关说明,购买前可提前了解。”客服人员补充说。但是,记者在该网站上并未看到有提及“此款保险不提供保单及保单号”等相关字样。
保监会:此举涉嫌违规
“客户购买保险后,不向其提供保单的行为是违规的。”湖北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商业银行此举涉嫌违反保险业监管要求。
针对该行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称,“刷得保”为集体投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保险系副主任姚壬元则表示,“即便是集体投保,也需要向投保人提供相应凭证。”
通过信用卡支付购买保险的支付方式本身是符合规范的,但是作为银行以及相关保险公司有义务告知投保人相关情况,并至少要提供保单号,或者是简单的保险凭证,姚教授建议,投保人在购买此类保险时一定要获得相关凭证,否则当需要赔付时,将不利于投保人维护自身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