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二代魔方:项目组独家披露产险业框架测试详情

日期:2014-04-22来源:

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ROSS,下称“偿二代”)下,产险公司最低资本、实际资本全新标准将在4月21日-25日公开征求意见并进行数据测试。

  这将是偿二代工作筹备两年以来,具体标准雏形的首次亮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其实在过去1个月里,保监会已挑选15家产险公司(囊括中外资、大中小、银行系、专业性等)进行第一轮测试。公测标准则根据该轮测试结果细化和完善。

  “现行监管下非寿险的最低资本,统一是自留保费的16%-18%,这一要求综合评估下来对车险业务资本要求偏高,但对船货险、农险、信用险等业务的资本要求则偏低。偿二代就是要把不同风险程度的业务资本要求区分开。”一位参与保监会项目组的核心人士称。

  投资端亦然,例如依据过去10年对国内A股股票市场数据测试,偿二代中权益类价格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粗略匡算将翻高3-8倍,这意味着新监管标准下,公司投资股票、未上市股权等权益类资本占用将被大幅提高(需要更多资本金对应风险)。

  “历史数据测算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其实美国和欧盟的股票市场风险也是这个状态,但最终方案是否会作调整,还要依据多次测试的结论。”该项工作的项目组成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按测试版逻辑推算,风控能力较弱的公司,适合主要经营车险、个人意外险、责任险等标的小又走量的业务,相对资本占用较小;而风险相对集中的企财险、工程险等尤其包含地震、台风等巨灾责任的业务,适合风控强、分保安排充足的公司。

  保监会一位领导在近日的一次金融高层论坛中透露,15家测试公司中,“运用二代标准来衡量,8家公司充足率上升,7家下降。8家中并不一定都是大型公司,取决于业务结构和资产质量等因素,总体算下来产险行业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适当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一组数据显示,15家不同类型产险公司测试后,共释放实际资本500亿左右,最低资本要求提高约100亿。分子提高幅度小于分母下降程度,所以整体充足率上升。

  “行业公开测试后,会再调整现行版本,再测试再调。6月底,将最终定稿送审并拟定新旧标准切换方案。”参与偿二代建设的一位核心人士说。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是监管的核心标准。监管方认为,公司实际资本(可吸收损失的经济资源)要大于监管方划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大于等于100%),才算达到基本的资本充足要求。2013年末,产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大于150%的超过9成。

  “偿二代的这个比例标准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把作为分母的实际资本重新定义或分级,使其更客观反映公司可吸收损失的资本量;然后把作为分子的最低资本要求,针对承保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中不同风险因子进行细化定义。”保监会一位工作人员说。

  实际资本和最低资本要求的调整,不论是监管、直保还是再保人士均认为,对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经营保险公司的理念将有“质变”的刺激。

  “公司做任何一个决定都必须关注这将带来多大的资本占用,例如做多少车险或农险,以前光算综合成本率和利润,现在要关注不同险种给公司带来的波动性和资本成本约束,投资策略也一样,需要更加关注风险收益的匹配,承担不起某类风险,就不能指望获得那份收益,这是最核心的改变。”产险项目组一位核心成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

  产险的资本成本取决于风险大小,上述人士总结称,公司的三类考虑直接影响风险因子大小:业务结构安排、巨灾影响,以及再保安排。

  1.车险资本要求或将降低

  尽管确切数据尚未出炉,但多位参与偿二代测试的人士判断,车险的最低资本要求会降低。由于中国产险市场车险业务占比超过7成,这部分资本释放有利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改善。

  “按照测试版本,车险最低资本的风险因子为6%-9%的水平,加上对综合成本率、准备金风险等因素的考虑后,最终的车险资本要求,应该会比现行的16%-18%低;因为现在的资本要求对车险来说确实是较高的。”上述偿二代建设核心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

  偿二代尝试的资本监管,试图培养公司准确识别承保、投资等风险的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后端管不住,前端就放不开。车险费率市场化一直没突破,就是担心彻底放开后打价格战非理性竞争,这一点,国外很多国家都走了好几年痛苦转型路。”一位大型产险公司高层对本报记者坦言,他希望偿二代能引导保险业向理性竞争的市场化方向改革。

  既不能延续一刀切的标准,行业反映区分对待大小公司又有失公允,项目组创新的办法是采用“累进递减”制,类似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

  “随着自留保费的增加,风险因子会变小。比如新成立的小公司就在第一档里。对于人保、平安这样的大公司可能每一层都得用到,分别对应不同的风险因子,资本要求是每一层计算出的总数。这是我们的创新,国际上也没有人用过。”产险项目组核心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他认为这样做将一定程度减少完全按照大小公司规模分类所引起的利益博弈。

  除了车险外,承保端的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将给予不同险种不同的风险因子方案。保险风险是指由于保险事故发生的频度及金额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保费不足以支付未来赔款及费用,使保险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

  方案中,最低资本风险因子偏高的险种为财产险(企财、家财、工程险)、信用保证险、船货特险、农险,均在20%以上;风险相对较小的是车险、短期意外、责任险等。

  2.境外再保信用风险或猛增

  对起资本替代作用的再保机构的选择,偿二代标准给出一个新判断:对于境外再保险分入人,其信用违约风险最高一项风险因子达到60%,而在境内再保机构最高仅1.3%(境内再保机构偿付能力均达标)。

  在现行规则下,直保公司选择任意一家再保机构对资本成本的要求没区别。那么在偿二代标准下,占中国市场份额约为30%的境外再保业务将因此受到规模影响,更多再保业务将分流至境内再保机构。

  “境内外再保的概念与内外资不一样,境外再保指的是在百慕大、维京群岛等设立但没有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再保公司。类似瑞再、慕再在境内的分支机构,仍然接受中国保监会监管,对他们的监管条件与中再等中资公司一致。”偿二代再保险项目组的一位成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

  他认为,这一监管标准与国际接轨,既能保证与国内风险有分散到国际市场的通道,又能避免境外未向保监会披露各项报表的信用风险。

  境内再保市场格局也将随偿二代而变。车险资本的释放、巨灾风险因子的引入,“过去比例分保占比较高,偿二代希望让再保的定位更加清晰,发挥出特有的尾端风险覆盖功能。”保监会内部人士分析称。

  “针对缓解偿付能力压力的再保险业务,应该会受到影响,因为偿二代对不同险种的最低资本要求不一样,导致对再保险的需求不同。例如,偿二代对财产险等险种的资本要求更高些,会对某些直保公司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会导致对应的再保险分保需求上升。”近日,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陆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称。

  陆勤认为,将偿二代与即将在2016年实施的欧盟偿付能力二代(Solvency II)相比,“欧二对非比例分保有一个认可,直保公司购买后,能降低最低资本要求。目前偿二代在非巨灾类,尤其是财产险、工程险等险种上,非比例分保降低最低资本要求的作用似乎还没有考虑到。”

  3.权益、不动产投资成本升高

  相对承保风险,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投资端的调整对机构业务影响更大,产险市场风险的考虑原理和测算数据同样也适用于寿险,其中测试时最引发关注的,是权益和不动产价格风险最低资本要求。

  “权益类、不动产都是依据历史10年的数据客观测算,权益类的最低资本标准不会有大改变,不动产部分在公测版本里会再细化。”保监会的一位工作人士解释说。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权益价格和商品价格等不利变动导致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

  按测试版本,200年一遇的不利情景测算出上市股票风险因子为41%,即使是最低20年一遇的情景下也要18%。“过去10年A股波动性有目共睹,测出这个结果一点不奇怪。”市场风险项目组核心成员说。

  他分析,现行监管规则未经严格测算,出于审慎态度将资产认可度设定为95折,默认5%的资本风险损失,如果简单类比,现在权益类投资的成本提高了3-8倍。

  当然,偿二代市场风险资本标准方法确定后,资本要求的具体指标,也会随市场的波动而更新,“比如现在房地产总体是往上的,再过10年可能会下滑,对应数字要求经更新测算后会再调整”。

  不动产投资的最低资本要求,即将公测的版本中会增加房地产市值变动情况、房地产投资占总资产比重情况,以及房地产所处位置情况等考虑因素;同时允许以成本计价或公允价值计价两种方式测算。

  4.巨灾资本按区域划分

  在偿二代最低资本要求的保险风险中,巨灾风险被作为与保费风险、准备金风险平行的第三类风险。“巨灾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叠加的一个因素,考虑巨灾的话,那就是财产损失那一部分可能受巨灾的影响更大。”上述产险项目组人士说。

  这里的巨灾风险,专指保险公司的企财险、家财险和工程险业务面临的,由台风(洪水)、地震灾害造成的,未被保费和准备金风险覆盖的非预期损失的风险。

  这意味着,例如一项包含地震责任的工程险,按照测试稿中不同区域(A类为北京等,F类为川藏等),该险种计提的资本要求将不一样。

  至于已经开展巨灾试点的云南、深圳和筹备中的宁波,“目前并没有什么相关性,实际上试点的产品在制定价格时用的发生率和测算模型是一样的,不过我这里面算一算最大的损失,需要多少资本的要求,那边更多的是要算一算平摊到每一年要出多少保费。”上述人士说。

  但偿二代施行后,是否会以区域特征差别,对不同试点的具体巨灾险种有不同的资本要求,“目前考虑的是,这一些常规险种里巨灾的风险,而对专门巨灾产品的偿付能力标准怎么来定,还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问题。”

  同时他认为,试点的专项巨灾产品,同时属于政策性险种范围,“类似政策性农险、大病保险等这类业务与商业保险的风险特征又不一样,如何确定合理的最低资本要求,也是下一步的工作。”

  5.双轨制建议

  保险市场成熟度应当与规模匹配,偿二代推进标志着精细化经营的开始。但多位关注偿二代的人士坦言,这将为公司带来不小挑战。“这不仅对专业团队提出更高要求,更是管理层和股东方经营理念的转变,前端放开后对公司的自我运营能力是个巨大考验。”陆勤说。

  他建议效仿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地区监管转型时的过渡方案,给予一段时间,同时执行偿一和偿二两套监管标准,“任一标准达标即可,同时不断向二代监管体系理念靠拢。”

  2014年,保监会将完成偿二代所有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计划将于上半年完成产险公司新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下半年完成寿险公司新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保监会将庞杂的偿二代监管体系设计任务分拆为15个项目组,由保险、再保险、会计事务所、咨询等公司或集团依据各自强项牵头研究并总结出可行性建议方案。

  其中,安永会计事务所负责为偿二代体系设计评估现行监管标准是否符合我国实际的项目。

  就安永评估结论来看,“现行监管体系下,我们拿了公司这么多年的历史数据去看其准备金、净资产,和偿付能力作比较。我们觉得现在150%的要求,从整体行业来讲其实是足够甚至有些保守的。希望风险能被更科学地计量,包括细化或统一较初级的监管方法,同时也要与国际监管体系统一和接轨。”偿二代全面总结项目组负责人赵晓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称。赵晓京同时也是安永亚太区保险业、精算服务主管合伙人,北美精算师协会会员。

  赵晓京称,今年将集中进入标准制定和测试阶段,而部分项目组工作内容存在较强关联性,希望能统筹考虑技术和测试方案和有相互验证环节。

  同时,后期的偿二代标准测试希望能业界全面参与。“牵头项目组和风险管理质量较高的往往是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偿二代的设计要兼顾各方以便平稳过渡。因此,中小公司也需要更多关注和理解新资本监管标准的影响。”